一、开设时间:2011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助产和护理岗位,能够从事助产、社区护理、妇幼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助产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査、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助产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4)具有完整记录助产过程的能力。
(5)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6)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四、主干课程:护理解剖学、正常人体功能、病理学、护士临床用药、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高级助产学、母婴保健等。
1.专业素质课(共19学分)
(1)护理解剖学(96学时/6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护理局部解剖学整合而成。主要内容有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组织器官的位置、毗邻和形态结构及人胚的发生发育规律。通过人体九大系统各器官组织结构、位置关系及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人体科学知识的同时认识生命、敬畏生命。通过专业模块的学习将解剖知识联系临床,促使学生深刻领悟护理事业的内涵和意义。该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借助智慧教室、智慧职教教学平台、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开展解剖学理论和实训教学,逐步形成稳定的“互联网 +”课程的新形态教学模式,线下利用标本、模型等开展“了解人体结构,探索生命之谜”等实训课的学习,引领学生树立“责任、义务、奉献和担当”的精神信念。
(2)正常人体功能(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功能调节及机制、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理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为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逻辑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器官系统功能及运作过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通过将生理学知识与日常所见疾病的发生发展相联系,将抽象的生理现象具体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病理学(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过程与转归,重点是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组织形态、功能及代谢的变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疾病时机体的各种变化,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课程中学生对疾病认识和判断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医学研究的兴趣,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分析各疾病的治疗手段向学生弘扬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从事医疗工作严格、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现实案例引导学生的仁爱情怀和健康宣教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4)护士临床用药(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有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用药护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掌握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的药物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通过生活中出现的社会热点、抗疟疾药青蒿素的发现等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安全合理用药的关注度,增强学生安全合理用药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
(5)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由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有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消毒和灭菌、微生物的感染和抗感染免疫、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常见病原微生物、免疫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免疫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菌观念和预防观念,对临床疾病的发病、传播、特异性防治及免疫现象做出解释,为预防和控制临床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微生物与免疫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使学生承担起向社会宣传预防常见病原菌感染途径的责任和义务,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高素质专业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6)护理学导论(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对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护理专业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等内容,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充分认识现代护理专业。通过讲授护理学发展历史,护理的工作范畴,护士与患者的角色与适应等,逐渐让学生认识护理专业,理解护理专业,直到热爱护理专业。培养学生适应护理职业需要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通过护理学导论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伦理道德行为、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为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岗位技能课(共41学分)
(1)基础护理技术(142学时/8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为1+X证书课程,分3个学期开设。它以护理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运用护理基本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医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中,主要包括入院护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用药护理、标本采集、生活护理技术、专项护理技术、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各专科护理、社区护理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自律精神,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循证护理理念。从临床护理需求出发,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内容中,渗透优质护理理念,培养学生人道、博爱、奉献的职业道德素养。
(2)妇科护理(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为1+X证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女性在非妊娠状态下,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及其相关的病因、机制以及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行为反应,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对其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实施整体护理。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实训模块,使教学内容对接临床工作。通过灵活运用智慧教室,高仿真实训室,智慧化教学软件,数字化资源等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诚信守礼、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在尊重病人、尊重女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系统掌握妇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和能力。
(3)高级助产学(104学时/6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协助新生命安全诞生的医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产科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以近代产科学、围生医学为基础,以孕产期系统管理为主线,介绍妇女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胎儿、新生儿生理、病理及临床特点、护理诊断、预防和护理措施。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实训模块,使教学内容对接临床工作。通过灵活运用智慧教室,高仿真实训室,智慧化教学软件,数字化资源等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掌握助产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能进行妊娠诊断、产程观察、接生以及妊娠、分娩、产褥各期的护理,能初步进行难产的诊断、处理和护理,了解孕产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和护理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4)儿科护理(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为1+X证书课程,是阐述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运用智慧教室,高仿真实训室,智慧化教学软件,数字化资源等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理论基础。为培养专科型护理人才储备行业力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爱岗奉献精神,严谨负责的职业素养。
(5)内科护理(122学时/7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阐述如何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内科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血液、泌尿、神经等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治疗原则,以护理程序为主线重点阐述各病种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并介绍了内科各专科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运用智慧教室,高仿真实训室,智慧化教学软件,数字化资源等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掌握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内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佑生命、德技精进、仁爱立心、慎独铸魂。结合内科护理的专业特点和我国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注重医养结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内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
(6)外科护理(105学时/6学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阐述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专科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及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外科总论和脑外、胸外、普通外科、泌尿、骨外、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爱岗奉献精神,严谨负责的职业素养。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泛雅、智慧职教等平台,运用智慧教室,虚拟仿真系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化资源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树立“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外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以达到驱除疾病、预防残障、促进康复的目的。
(7)急危重症护理技术(34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急救意识,训练急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急救护理概念、范畴、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处理原则、护理措施等。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借助虚拟仿真系统,人机互动大屏、各类VR/AR/MR眼镜、光学追踪系统、绿幕、虚拟情景录播设备等等,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结合临床案例,通过对急救情境进行模拟演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急救思维和急救能力;通过深入挖掘各种时事新闻中的关于急救的正能量,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及“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
(8)健康评估(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通过分析病人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以确定其护理需要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资料与护理诊断、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诊断性检查、护理诊断与思维方法、健康评估记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结合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借助虚拟仿真系统,人机互动大屏、沉浸式绿幕等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方法,熟悉实验室检查结果、常用器械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写出格式正确、符合要求的健康评估记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树立求实创新的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精神。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学理念,注重整体护理观,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评估能力的培养。
(9)母婴保健(34学时/2学分)
本课程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是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期保健、母乳喂养与新生儿保健、婴儿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在授课过程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孕产知识,能进行母婴保健和科学育儿、预防接种指导,能初步实施对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母婴专业的岗位技能,为将来从事母婴护理或实施社区母婴保健工作打下基础。母婴保健与人生命的延续紧密相连,使学生树立关爱母亲、感恩母爱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洁身自爱、自尊自强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健康、负责、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
五、就业方向:本专业面向助产士等职业,助产及临床护理等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基础医学、基础护理、助产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正常分娩接生、分娩期母儿异常识别及危急重症抢救配合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助产、社区护理、妇幼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在校可以考取护士执业资格,母婴护理、幼儿照护、产后恢复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育婴员、保育员等职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