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兆征像 苏兆征,1885年出生在珠海淇澳岛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岁时到香港谋生,开启了在外轮做工的生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很快在中国海员中传开。苏兆征曾随船到过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进一步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经过情况,并有机会阅读新文...
发布日期:2021-05-25 点击数:李大钊像 1889年,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教养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
发布日期:2021-05-21 点击数:秉持着实事求是这一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共产党人在“真理本土化”进程中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伟大飞跃,把理论成果一次次写到旗帜上。 在湖南,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讲堂的门檐上,有一块题写着“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匾额。20世纪初,青年毛...
发布日期:2021-05-19 点击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腿部负伤的陈毅留在苏区,领导红24师及地方武装共1.6万余人坚持斗争。经过转战,于1935年3月到达赣粤边的油山地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游击队天当被、地当床,与敌人周旋,顽强战斗。在这样的艰难...
发布日期:2021-05-17 点击数: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和青年学生在红色影片中学党史,激发爱党之情、报国之志,5月14日护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和100余名学生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观看了红色影片《悬崖之上》。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日军占领东北期间,四位...
发布日期:2021-05-15 点击数:陈潭秋像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院子,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故居。 陈潭秋生于1896年。1916年,陈潭秋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阅读进步刊物,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秋,...
发布日期:2021-05-11 点击数:“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再次证明,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镌刻着奋斗的辉煌...
发布日期:2021-05-09 点击数:出临泉县城沿着204省道向南10余公里,马路边两座高大雄伟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沿着雕塑向东前行,就是位于临泉县韦寨镇吴营村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和刘邓大军淮西指挥部旧址。 1947年底到1948年初,刘邓大军在吴营村设立指挥部,指挥部队与国民党反动军...
发布日期:2021-05-08 点击数:山东省沂南县的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内,数张纸币整齐地陈列在玻璃展柜内,票面有壹百圆、贰百圆、伍百圆及壹仟元多种,正面票版有“北海银行”字样。虽然多数纸币已经破损泛黄,但仍然可见设计之别致、印刷之精美。 这是发行于20世纪三四十...
发布日期:2021-05-05 点击数:1927年4月,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面对反动派的刽子手,一位教授临刑前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1925年8月,青岛。一位青年躺在病榻上,想说话却不时被剧烈的咳...
发布日期:2021-05-03 点击数:1948年3月初,国民党在重庆的最高长官、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在办公室里大发脾气,命令军统重庆特务头目徐远举“务必迅速破!” 原来,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挺进报》和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警告信“居然”寄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由于叛徒的出卖,特务们很快以《挺...
发布日期:2021-05-02 点击数:在缙云县东方镇长兰村汤畈自然村李家第三代守护人李武周的老屋外,记者看到一面土坯墙上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拥护中国共产党”“红军是自己的军队!”…… 李武周一家三代人86年接续守护家中老屋,为的是保护老屋土墙上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如今,“汤畈...
发布日期:2021-04-29 点击数:94年前的4月28日,北平,在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后,一个年轻生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94年来,他的名字,始终在神州大地闪耀,被无数人所怀念…… 他,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发布日期:2021-04-28 点击数:“龙潭三杰”(左起李克农、钱壮飞、胡底)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岗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 这首气势磅礴的诗词,是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上半阕,描述的是红一方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重大...
发布日期:2021-04-25 点击数: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被消灭殆尽。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假意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 毛泽东起草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
发布日期:2021-04-23 点击数:共有 3,84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7 页 当前第 27 页 |